“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

  • 2025年07月31日 14时59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字体:
  • 7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ds足球比分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了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重大使命,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见效,南充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南充如何打造成为

    独具古城风韵、彰显将帅风范

    蕴含丝路风情、绽放竞技风采的

    国际旅游城市?

    发布会现场揭晓

    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来看南充的“12345”计划

    发布会上,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勇用“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转变”“‘四张’品牌”“五个坚持”介绍南充如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具体来看:

    南充明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ds足球比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决策部署”这一条主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形成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两个阶段目标即:力争到2027年,南充基本建成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到2030年,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

    如何实现“三个转变”?文勇详细谈到,当地以用好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通“资源—产业—效益”转化链条,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融合,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持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以行政杠杆撬动ds足球比分市场力量,推动单一调节手段向多元调节手段转变。

    此外,南充依托各种资源优势凝练了四个文旅核心品牌。即: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

    围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南充还谋划了“五个坚持”实现路径: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业态升级为牵引、坚持以主体培育为突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宣传推广“三步走”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新名片

    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南充将如何做好文旅品牌的宣传推广?发布会上,南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颖从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方面,聚焦品牌塑造,讲好‘城市出圈’的南充故事。”刘卫颖谈到,南充市的IP不单一、不唯一,围绕4大文旅核心品牌,用故事推动城市形象破圈传播。例如深挖“世界古城·春节原乡”的品牌内涵,讲好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恒定春节的故事、阆中古城历经风雨绵延2300年的故事,南充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助力春节申遗的故事等。

    另一方面,着眼文脉赓续,夯实“文化出海”的实践根基。守护文化根脉,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打造文化名品,推动马王皮影、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融入文艺创作、文创产品,丰富非遗创作基地、非遗工坊等传承发展的新场景;重点发展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培育一批优质团队、推出一批爆款的单品,以业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坚持为我所用,汇聚“传播出新”的磅礴力量。据介绍,在城市品牌营销领域酝酿已久的动作终于尘埃落定──南充市城市形象宣传中心成立。当地将以中心为主体,打造宣传推广共同体。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

    南充全速驶向“国际旅游城市”

    根据目标,到2030年,南充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愿景如何实现?会上,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平表示,将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业态优化为牵引、以主体培育为突破、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具体有哪些举措?蒋晓平介绍,立足四个文旅核心品牌,通过加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建设春节文化展示中心,融入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打造独具古城风韵的国际旅游城市;支持仪陇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张思德干部学院建设全国宗旨教育基地,打造彰显将帅风范的国际旅游城市;加快建设六合丝绸博览园,办好四川丝绸博览会,加强丝绸文化交流,打造蕴含丝路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持续办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全国钓鱼公开赛、钓鱼嘉年华等赛事,打造绽放竞技风采的国际旅游城市。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南充还有哪些特色路径?

    推动提档升级:

    阆中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作为南充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之一的阆中古城,2023年当地就已启动了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阆中又将如何建设好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阆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唐硕介绍,阆中连续7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是阆中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唐硕说,创成省级度假区后,当地坚持以“国家级”的标准推动度假区提档升级。

    其中,改善提升沿江生态景观、文保单位、乡村景点,构建起山水相依、景城互补的新格局;开发二十四节气宴等特色宴席,打造低空旅游等体验项目,推出《阆苑传奇》等沉浸式演艺;建成通航阆中古城机场,引入高端酒店,配套游客驿站,开发“阆苑旅游”APP,让游玩更便捷、更舒心。

    唐硕表示,“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旅游品牌,推动阆中春节习俗申报国家级非遗,发布“春节元素”产品线路;丰富“全域全链、多元多彩”旅游业态,打造休闲娱乐集聚区,举办“一季一品”系列活动,创新“跟着演出看阆中、跟着赛事游阆中、跟着美食品阆中”旅游模式;优化“便捷畅达、舒心暖心”旅游服务,实行首单不罚、免费泊车等举措,推动智慧旅游,迭代升级“阆苑旅游”APP,实现一码游、一码知、一码评。

    深挖红色资源:

    仪陇建强红色研学品牌

    南充市仪陇县作为将帅故里,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布会上,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廖赟还介绍了仪陇在做强红色研学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考和举措。

    据介绍,仪陇先后创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品牌,并且获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廖赟表示,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打造了“追寻红色记忆”等精品线路30余条,开发主题课程260余门,开办研学基地10个,年均开展研学活动600余场,接待研学人员超30万人次。

    “当前,全县正从‘深挖红色资源,分层开发研学课题’‘建优综合营地,分类拓展实践内容’‘创新融合业态,分项延伸产业链条’三个方面推进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廖赟说。

    具体而言,协同朱德故居管理局、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等单位,每年推出朱德崇高品德和风范、张思德精神方面研究课题5个以上,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文章10篇以上;开发“沉浸式全息电影馆”“VR体验馆”等互动项目;深挖非遗剪纸、客家文化、传统村落等资源,开发“红色手作”培训课,增设“亻厓说客家话”体验课;建设研学农业区、配套特色街区和农家民宿设施,带动业态发展。

    非遗文化赋能:

    让川北大木偶“活”起来、“走”出去

    非遗文化如何赋能南充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ds足球比分: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表示,南充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资源优势,以川北大木偶等特色文化为引领,创新打造“非遗活化+国际传播”模式,依托四大国有院团开展精品创作和国内外展演,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非遗资源和院团优势,积极赋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全力做好三方面工作。”唐国良说。

    在深化非遗创新表达方面,通过艺术再创作与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在构建全域体验场景方面,推出“清晖雅韵”“博物馆之约”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区,开设非遗课堂、研学游等互动项目;在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方面,持续举办“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地方戏剧艺术节”等品牌活动。

    “南充这座巴蜀文化重镇,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唐国良说道。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

  • 2025年07月31日 14时59分
  • 来源: 四川发布
  • 7月30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ds足球比分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文旅融合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南充专场。

    日前召开的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赋予了南充建设国际旅游城市重大使命,推动省委决策部署在南充落地见效,南充全力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南充如何打造成为

    独具古城风韵、彰显将帅风范

    蕴含丝路风情、绽放竞技风采的

    国际旅游城市?

    发布会现场揭晓

    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来看南充的“12345”计划

    发布会上,南充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文勇用“一条主线”“两个目标”“三个转变”“‘四张’品牌”“五个坚持”介绍南充如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

    具体来看:

    南充明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ds足球比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省决策部署”这一条主线,坚持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科技赋能、保护优先,形成贯彻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两个阶段目标即:力争到2027年,南充基本建成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到2030年,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

    如何实现“三个转变”?文勇详细谈到,当地以用好资源为依托,全力打通“资源—产业—效益”转化链条,推动文旅资源大市向文旅产业强市转变;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推动传统业态与现代生活融合,推动传统文旅业态向综合文旅业态转变;持续加大政府引导力度,以行政杠杆撬动ds足球比分市场力量,推动单一调节手段向多元调节手段转变。

    此外,南充依托各种资源优势凝练了四个文旅核心品牌。即: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品牌、做强“将帅故里·红色南充”品牌、做实“中国绸都·丝绸源点”品牌、做响“赛事名城·垂钓天堂”品牌。

    围绕加快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南充还谋划了“五个坚持”实现路径:坚持以品牌塑造为核心、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业态升级为牵引、坚持以主体培育为突破、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

    宣传推广“三步走”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新名片

    建设巴蜀特色文化旅游发展示范区,南充将如何做好文旅品牌的宣传推广?发布会上,南充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颖从三方面进行了介绍。

    “一方面,聚焦品牌塑造,讲好‘城市出圈’的南充故事。”刘卫颖谈到,南充市的IP不单一、不唯一,围绕4大文旅核心品牌,用故事推动城市形象破圈传播。例如深挖“世界古城·春节原乡”的品牌内涵,讲好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恒定春节的故事、阆中古城历经风雨绵延2300年的故事,南充传承弘扬春节文化助力春节申遗的故事等。

    另一方面,着眼文脉赓续,夯实“文化出海”的实践根基。守护文化根脉,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打造文化名品,推动马王皮影、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等融入文艺创作、文创产品,丰富非遗创作基地、非遗工坊等传承发展的新场景;重点发展以微短剧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培育一批优质团队、推出一批爆款的单品,以业态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坚持为我所用,汇聚“传播出新”的磅礴力量。据介绍,在城市品牌营销领域酝酿已久的动作终于尘埃落定──南充市城市形象宣传中心成立。当地将以中心为主体,打造宣传推广共同体。

    “四驾马车”齐头并进

    南充全速驶向“国际旅游城市”

    根据目标,到2030年,南充国际旅游城市魅力彰显。愿景如何实现?会上,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蒋晓平表示,将以品牌塑造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业态优化为牵引、以主体培育为突破、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全力打造国际旅游城市。

    具体有哪些举措?蒋晓平介绍,立足四个文旅核心品牌,通过加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建设春节文化展示中心,融入蜀道三国文化主题文旅风景道,打造独具古城风韵的国际旅游城市;支持仪陇建设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区,张思德干部学院建设全国宗旨教育基地,打造彰显将帅风范的国际旅游城市;加快建设六合丝绸博览园,办好四川丝绸博览会,加强丝绸文化交流,打造蕴含丝路风情的国际旅游城市;持续办好升钟湖国际钓鱼大赛、全国钓鱼公开赛、钓鱼嘉年华等赛事,打造绽放竞技风采的国际旅游城市。

    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南充还有哪些特色路径?

    推动提档升级:

    阆中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作为南充重要文化旅游资源之一的阆中古城,2023年当地就已启动了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阆中又将如何建设好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

    阆中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唐硕介绍,阆中连续7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嘉陵江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是阆中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唐硕说,创成省级度假区后,当地坚持以“国家级”的标准推动度假区提档升级。

    其中,改善提升沿江生态景观、文保单位、乡村景点,构建起山水相依、景城互补的新格局;开发二十四节气宴等特色宴席,打造低空旅游等体验项目,推出《阆苑传奇》等沉浸式演艺;建成通航阆中古城机场,引入高端酒店,配套游客驿站,开发“阆苑旅游”APP,让游玩更便捷、更舒心。

    唐硕表示,“建设世界古城旅游目的地”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做优“世界古城、春节原乡”旅游品牌,推动阆中春节习俗申报国家级非遗,发布“春节元素”产品线路;丰富“全域全链、多元多彩”旅游业态,打造休闲娱乐集聚区,举办“一季一品”系列活动,创新“跟着演出看阆中、跟着赛事游阆中、跟着美食品阆中”旅游模式;优化“便捷畅达、舒心暖心”旅游服务,实行首单不罚、免费泊车等举措,推动智慧旅游,迭代升级“阆苑旅游”APP,实现一码游、一码知、一码评。

    深挖红色资源:

    仪陇建强红色研学品牌

    南充市仪陇县作为将帅故里,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发布会上,四川德瑞文旅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廖赟还介绍了仪陇在做强红色研学旅游产业方面的思考和举措。

    据介绍,仪陇先后创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国字号品牌,并且获评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廖赟表示,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当地打造了“追寻红色记忆”等精品线路30余条,开发主题课程260余门,开办研学基地10个,年均开展研学活动600余场,接待研学人员超30万人次。

    “当前,全县正从‘深挖红色资源,分层开发研学课题’‘建优综合营地,分类拓展实践内容’‘创新融合业态,分项延伸产业链条’三个方面推进研学旅游产业发展。”廖赟说。

    具体而言,协同朱德故居管理局、四川张思德干部学院等单位,每年推出朱德崇高品德和风范、张思德精神方面研究课题5个以上,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文章10篇以上;开发“沉浸式全息电影馆”“VR体验馆”等互动项目;深挖非遗剪纸、客家文化、传统村落等资源,开发“红色手作”培训课,增设“亻厓说客家话”体验课;建设研学农业区、配套特色街区和农家民宿设施,带动业态发展。

    非遗文化赋能:

    让川北大木偶“活”起来、“走”出去

    非遗文化如何赋能南充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ds足球比分:大木偶剧院院长唐国良表示,南充充分发挥非遗文化资源优势,以川北大木偶等特色文化为引领,创新打造“非遗活化+国际传播”模式,依托四大国有院团开展精品创作和国内外展演,推动巴蜀文化走向世界。

    “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非遗资源和院团优势,积极赋能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全力做好三方面工作。”唐国良说。

    在深化非遗创新表达方面,通过艺术再创作与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演艺项目;在构建全域体验场景方面,推出“清晖雅韵”“博物馆之约”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区,开设非遗课堂、研学游等互动项目;在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方面,持续举办“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嘉陵江地方戏剧艺术节”等品牌活动。

    “南充这座巴蜀文化重镇,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唐国良说道。

    责任编辑: 张竹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zt1_副本.jpg
    主办单位:ds足球比分办公厅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 微信公众号
  • 政务微博
  • 头条号
  • 手机版 电脑版
    ×
    x